繼一九九七年IBA世界青棒賽,王建民高三時又參加九八年亞洲青棒賽,這一次的比賽強投如林,包括日本隊松坂大輔、南韓隊白磋承和台灣隊郭泓志、張誌家,這批投手後來分別加入美、日職棒,王建民的職棒之路起步稍慢,如今卻儼然有一哥的架式。
王建民在亞青賽出賽三場,都是擔任後援,只投六點一局,準決賽和冠軍戰都沒有上場機會,還只能算是台灣隊的二線投手。
南韓隊王牌投手白磋承因為擁有身高一九三公分的優異身材,和超過一五○公里的球速,亞青賽後加盟西雅圖水手隊,成為率先向大聯盟叩關的「九八強投」。
白磋承在小聯盟磨練五年後,去年首度晉升大聯盟,出賽七場,戰績二勝四敗,防禦率五點五二,今年則還在三A等待機會,王建民目前已經在大聯盟拿下四勝,受到的矚目更遠非白磋承所能相比。
松坂在亞青賽後以第一指名加盟西武隊,九九年拿下新人王和勝投王,年紀輕輕就成為日本職棒頭號強投,不過,松坂仍然一心想要進軍大聯盟,畢竟大聯盟才是棒球的最高殿堂,就這一點而言,王建民跑在松坂前面。
當時還是高二的郭泓志,冠軍戰先發力抗松坂而一戰成名,只以一分之差落敗,九九年IBA青棒賽前集訓時,郭泓志從左訓中心「落跑」,隨即加盟洛杉磯道奇隊,挑戰大聯盟之路超越建興國中學長王建民。
郭泓志的小聯盟初登板技驚四座,先發三局沒有被擊出安打,投出七次三振,飆出一五七公里球速,原本很可能成為第一個登上大聯盟的台灣投手,但只出賽一場就動了「湯米約翰」手肘韌帶重建手術,之後又陸續開過兩次刀,影響郭泓志的發展,至今仍在小聯盟奮鬥,日前才剛升上二A。
王建民高中時兩度參加國際賽,表現都不突出,但是和世界頂尖青棒球員同場競技的經驗,讓王建民眼界大開,也開啟王建民自我突破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