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棒球的如何進步?如何跟上國際水準?從制度、環境、人才等等角度,不管是學院、民間、媒體或網路言論,已經討論得十分詳盡。十六年來卻難有突破,身為棒運火車頭的職棒聯盟及其權力核心領隊會議,無法開拓性地帶領棒運向前走,是一大癥結。然而誰不想進步呢?我不相信各球團高層毫無上進之心,那問題出在哪兒了?


關鍵可能出在維持生存的重要性,與改變的不確定性,讓球團高層躊躇不前,保守地鞏固生存為要。只顧不賠老本,使資本不夠雄厚經營球團的企業,以尋求贊助減少球團成本消耗,成為不可避免的手段。因而象隊以招商成績做為盈虧的指標之一,這無可厚非。但也讓球團的壯大受限於贊助的多寡,舉凡二軍、薪資結構、組織正常化等基本建構,都遲緩不前。 

像統一、中信這樣大企業球團生存問題不大,卻因為球團只是企業體中的一小部分,只要球隊戰績不要太爛,不要影響母企業聲譽,維持球團運作問題不大。但使球團或球員缺乏強烈的存在感,易流為打球公務員;另一方面,沒有專業經理人從事規劃管理的工作,從不同事業部門調來的經理人隔行如隔山,不免讓棒球人有外行領導內行之嫌;且無法在領隊會議直接授權發言,更難以談到突破性的作為。 

相較下La new熊經營,在主場與二軍方面果斷而徹底,熱情投入,和老闆、領隊對棒球的熱情,又結合專業球團的經營理念,讓人感受到球隊無窮的潛力。只可惜其他球團礙於現前利益或現實阻礙,沒人跟進!甚至有人看衰,懷疑La new可以撐多久?這也是職棒環境讓人感到可悲的地方,缺乏追求理想的心,不願見賢思齊,又見不得別人好! 

球團永續經營是相當重要的,但在顧肚子之餘,也要做些功德。每年進步一點,十年就是一大步。改變的不確定性,需要風險評估,不一定完全無益處。問題是,聯盟或球團做過完善的評估了嗎?二軍制、自由球員制、球員工會的成立絕對是賠錢的、不好的嗎?還是各自私心及主觀偏見束縛呢?等待球團老闆們換換腦袋,是棒運突破的開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yyao123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