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廷壁:「自從味全和文化建教以來,我所看到和輔大的比賽幾乎每一場都很激烈,打得難分難解,那時候我就有一個念頭,既然這兩隊每次比賽都這麼熱烈,打得這麼好看,那麼何不特地為這兩個學校來辦一場比賽,彷照日本早稻田大學和慶應大學棒球的對抗賽那樣,我想一定會有很多球迷想要看才對,因為這兩個學校之前交手都很激烈,而且他們在美和、華興時代就打得很熱烈了,所以比賽的內容、可看性沒問題,再著這兩支球隊有這麼多從小球迷就很熟知的明星球員,像我們這邊有李明居、趙士強、徐生明,他們那邊有林華韋、葉志仙等,所以號召力絕對夠,這樣的比賽應該會很轟動才對。

「即使站在公司商業立場的角度考量,你想一年公司贊助一百多萬,而整個台灣成棒隊總共加起來才九隊而已,算起來一年打不到五十場比賽,也就是味全兩個字相亮不到五十次,如果是在預賽就被淘汰那就更少了,所以如果能多辦一些比賽增加味全公司球服的曝光率,增加廣告效益,對公司來說都是好事一件。另外從選手的立場來看,他們也能藉由多比賽當中累積球賽的經驗。」

鄭幸生(前味全成棒隊員):「聽說味全公司打算和葡萄王合辦比賽時,其實選手間並沒有特別的感覺,因為當學生畢竟是比較單純的,不會因為要多打比賽就認為好像是『加班』一樣,有些球員還覺得多比賽比較好,因為平常訓練量雖然夠但比賽實在是太少了。通常我們一天的行程是這樣的,上午在學校上課,下午就到台北市立棒球場練球,不過因為從陽明山到球場路途較遠,一開始是大家搭公車或坐計程前往,後來味司公司就派小型的巴士接送,雖然練得很勤快,但真正比賽並不多,所以能多點比賽總是好的。」

江泰權(前葡萄王成棒隊員):「很新鮮吧!聽到要和文化比賽時有那種很新鮮的感覺,因為之前所有的比賽都是八、九個隊去爭一次季賽的冠軍頭銜,現在卻是兩隊打對抗賽,所以覺得很不一樣。」

李廷壁:「兩支球隊打對抗賽這在台灣棒球史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沒有人有這方面的經驗,雖然之前味全也辦過不少球類運動的比賽,即使是棒球也有協辦過自立盃的經驗,但這種對抗性質的老實說還是頭一遭。所以為了把事情做好,我們味全就和葡萄王方面的人不斷地每週一次開會討論,最後定下一些舉辦比賽的幾點共識。」

聯合報(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第五版):「在今年秋季賽選拔賽時,味全及葡萄王兩支企業負責人,在閒談中無意提及國內成棒比賽太少,雖然各隊實力提高,但作戰經驗太差,雙方就產生了比照國外對抗賽的念頭,經過兩個多月的策劃而擬定了週際賽的計畫。兩隊企業公司先組成一個聯合委員會,一切的工作都由這個委員會負責,定出週際賽由兩支球隊利用每週假日舉行比賽,方式是採用七戰四勝制,時間則定在晚間七點在台北市立棒球場。

委員會也特別訂做了一支『梅花旗』,每一次獲勝的球隊,將在上面題字留念,連續三次者可永久保有。兩支球隊也各自訓練出啦啦隊,由文化及輔大的五十名女學生組成,並且排練各種加油的招式,不但場內球員比賽,場外啦啦隊也要競爭,觀眾可以自由選擇加入的啦啦隊陣容。比賽也不收門票,觀眾在進場後大會將贈送一支記念旗替自己擁護的球隊加油。每一次比賽的經費約三十萬台幣,輪流由雙方負擔,負擔的一隊就是主隊,每一隊勝一次可得一萬獎學金,也是由雙方共同負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yyao12345 的頭像
    andyyao12345

    中職加油!!台灣棒球加油!!

    andyyao123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