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正式的棒球比賽由於紅線球的質料重量,跟擊球後飛行速度力道的關係,守備員必須依賴手套才能安全的接住球以完成接下來的相關守備動作。所以其實除投手外每個位置的守備球員一場比賽下來,與僅3到5次的打擊機會比較起來,拿著手套的時間要比揮棒打擊時要長的多了。

球棒因屬性有所分類,手套更是門目眾多。投手、捕手、一壘手、內野、外野就是基本的五種不同類型,內野手套又在每個位置依所需的守備特性有不同樣式。下面我們就一一介紹:

投手的手套一般在所謂的虎口位置「Pocket」是一片式的剪裁,目的就是為了不要讓對手有絲毫的機會看到握球球路方式。而對手套的重量要求來說,是希望在可以處理球的容許範圍內不要太重,因為整場比賽下來,即使只投個三、五局,非投球戴手套的一手也有相當大的負荷,當然這只手套也要能擋下投手常碰到的強襲滾地或平飛球。

捕手手套雖然也為了減低負荷量要求質輕,但相較之下還是比其他的手套笨重,因為它比須接住一場動輒一兩百顆,時速約140公里的強勁速球。為了保護捕手的指關節,在接球部位的上下兩片皮料,便做的比較厚,以化解球的勁道;有的選手覺得不夠,還會再買個小護指加強。另外,也因為捕手經常會接彈地的失投或暴投球,以及碰上強烈的本壘攻防衝撞,一般野手會伸出的食指位置,也在手套外多了一層護套以增添安全。

一壘手的手套則是長度方面最長的。目的無他,就是為了要完完全全接牢每一位內野手傳來的一壘封殺球。因為不能保證每次丟過來的球的能準準的傳到正確位置,長一點的手套對擋住彈跳球較有幫助;而且萬一碰上稍微傳歪一點,但一壘手必須踮腳或劈腿接球等等時,多的那幾公分,可能就是化解危機的關鍵囉!

外野手的手套就可以變比較多花樣了,在「Pocket」有傳統十字型的,也有現在流行的交叉縫線造型。不管哪一款,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有洞口或縫隙能讓外野手在追球或判斷時不會完全擋住視線,這是最主要的功能。當然跟一壘手套一樣,有的外野手喜歡用長一點的手套,在關鍵時刻拼看看能否發揮效用。

剩下的內野手套,最特別的應該就算二壘手手套了。因為要轉繼外野長傳球或處理雙殺的關係,二壘手手套除了重量很輕外,為達成拿球能迅速的目的,通常是所有手套裡最小的。其實一般人接球很容易接進「Pocket」的位置,實際上則應該是在掌心附近才好拿球出來;像有種專門為練接球正確基本動作的超小手套,就是這個原因。

認識完手套後,好好針對自己的守備位置練練基本動作,然後我們會建議你先就你的擅長守備位置,買個現成的2000到3000元左右的手套來使用;現在台灣製依手型訂做的手套,也在3500左右就買的到。等到技術熟練一些後,再準備更多的預算買個比賽專用的手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yyao123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